道教最重煉養,煉指煉精煉氣,養指養性養神,亦稱習靜。他們希望通過一定的修煉,達到延長壽命、甚至長生的境界。為此,道教所從事和宣揚的煉養方法很多, 如符錄、祈禳、禁咒、靜功、動功、氣功、處丹、內丹、房中、辟穀、服餌等等,這些方法統稱為“道術”,與“方術”、“方技”、“方伎”是一個意思,道教中 人也有稱為“仙術”的。 劉勰分道家為三品,上品為先秦時代老子的清淨無為之道,中品為秦漢方士們的神仙服餌之法,下品為東漢末期張陵五斗米道教的篆錄禁魔之術。其後阮孝緒在《七 錄》中又將道教(包括道家)分為方內道和方外道,方內道的具體內容包括道部、陰陽部、緯懺部、五行部、蔔筮部、雜占部,方外道是服餌部、經戒部、房中部、 符錄部。宋馬端臨重新做了一個新的分析,他在《文獻通考》中評述說:“道家之術,雜而多端。”還對道術作了一個扼要的介紹。說:“清淨一說也,煉養一說 也,服食又一說也,符錄一說也,經典科教又一說也。”認為黃老列莊之書,所講的是清淨無為而略及煉養,松靜子、魏伯陽只言煉養而不言清淨,盧生、李少君、 欒大言服食而不言煉養,張道陵、寇謙之言符錄而不言煉養、服食,杜光庭以下只講經典科教。 以上幾家說法,概括了道教的煉養方法,也說明了道家的發展情況。後來的人們更簡潔地把這些方法分為煉養和符錄兩類,前類為丹鼎派所運用,一般把魏伯陽、葛 洪及宋元內丹派歸為丹鼎一派;後類為符錄派掌握,張道陵的天師道與金元時期的正一派均系符錄一派。在這兩類道術之中,又以煉養一類與氣功養生學關係甚為緊 密。根據不同的特點,我們把道教煉養方法大致分為六類,即靜功、動功、氣功、房中、外丹、內丹。 靜功,在道教中又叫性功。所謂“性”,是指性情、理性、心神。修心養神,即為性功。心與性本為一體,不易強分,性為生命之體,心為知覺靈明之樞,無生命即 無知覺,無知覺亦不成為生命。換而言之,性為心之體,心為性之用。故養心亦所以養性,煉性即所以煉心。心的本體是無為的、不動的;動則叫作神。所以又說: “蓋心者君之位也,以無為臨之,則其所以動者,元神之性耳;以有為臨之,則其所以動者,欲念之性耳。”就是說神藏於心,動則為神,無為之動為元神,有為之 動為識神。張伯端《悟真篇自序》中說:“欲體至道,莫若明乎本心,心者道之樞也。”《登真隱訣》亦說:“教人修身,即修道也;教人修道,即修心也。”故修 煉以修心養性為主。教人鍛煉其純真之心,不被雜念所淆亂。 心神性情最易外馳追逐,沉溺於宦場情海名利之中,以至氣血虧損,生命短促夭折。《淮南子·原道訓》說:“夫喜怒者,道之邪也;憂悲者,德之失也;好憎者, 心之過也;嗜欲者,性之累也。人大怒破陰,大喜墜陽,薄氣發喑,驚怖為狂。憂悲多恚,病乃成積;好憎繁多,禍乃相隨。故心不憂樂,德之至也;通而不變,靜 之至也;嗜欲不載,虛之至也;無所好憎,平之至也;不與物散,粹之至也。能此五者,則通於神明。”所謂“五者”的內容,均為心性修養的方法。 道教中人還通過靜功涵養道德。他們認為人的是非好惡都是由欲望而起,但人不可能無欲無念,故主張節情寡欲,為此制定了許多戒律,作為修道者必須遵守的行為 規範。能守戒律,不為物欲所役使,始能破除煩惱,大開覺路。這類的戒律很多,律條有簡有繁、少者5戒,繁者1200戒,普通的約有300條左右,分為上品 戒、中品戒、下品戒,由之可見其嚴格。這些有關道德修養的規定,于修心養身有密切的關係,是道教氣功養生學的組成部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靈修道法分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