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道教養生學的出現,並非偶然。它淵源於中國最古老的原始巫教,是先秦神仙家思想、老莊道家煉養學說及秦漢方仙道、黃老道發展的必然結果。和道教的創立一 樣,道教養生學的產生也有其特定的歷史條件。道教產生的歷史背景主要是基於東漢後期政治黑暗、社會動亂;道教養生學的問世則是先秦兩漢科學文化發展的結 果。 在哲學思想方面,處於社會大變革風雲中的春秋戰國時期,先後出現了道家、儒家、墨家、陰陽家、兵家、名家、法家、縱橫家、神仙家等,從而形成了百家爭鳴的 繁榮局面。諸子百家之中,除道家、神仙家對道教氣功養生學的形成與發展的影響最大以外,儒家、墨家、陰陽家亦有相當的影響。 我國古代有“生死有命”的說法。《孔子家語·本命題》說,“分於道謂之命,形於一謂之性,優於陰陽,象形而發謂之生;化窮數盡謂之死。故命者性之始也,死 者生之終也,有始則必有終矣。人始生而有不具備者五焉,目無見,不能食,不能行,不能言,不能化;及生三月,而微煦,然後有見;八月生齒,然後能食;期而 生臏,然後能行;三年囟合,然後能言;十有六而精通,然後能化。陰窮反陽,故陰以陽變;陽窮反陰,故陽以陰化。是以男子八月生齒,八歲而齔,二八而化;女 子七月生齒,七歲而齔,二七而化。一陰一陽奇偶相配,然後道合化成,性命之端形於此也。”即把生死的變化歸結於陰陽的運動,認為隨著陰陽兩種原素的不斷地 消長,人的一生從嬰兒、少年、中年,以至老年、死亡,這是一個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則。應該承認,這種觀點是不悖科學的。 當然,儒家內對於性命的看法也是有分歧的。如孟子說:“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盡心》),認為性乃 所受於天,故存心養性乃所以事天。夭壽皆命,對之不存疑慮,惟修身以立命。立命即肯定自己的性命。 荀子對於命的態度,則講制而用之。他說:“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荀子·天論》),主張制裁天命而利用之。命 雖然是有的,但人不應止於待命,而當設法控制它,利用它。這是荀子獨有的思想。 《易傳》中也頗講命。《象傳》雲:“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系辭傳》雲,“樂天知命故不憂。”《說卦傳》雲,“窮理盡性以至於 命。”後來的學者即把這些觀點看作是儒家對於性命的一貫心傳,並把易學惟崇為闡述性命至理、天人合一的理論。 儒家的這些性命學說,許多觀念都為道教養生學所吸收,尤其荀子人定勝天的“戡天”思想和《周易》的理論體系,對道教養生學的影響更加深刻廣泛。 墨家對道教氣功養生學的影響,主要是它的五行學說與人為的變化觀。我國古代的五行說,初期是樸素的唯物主義。認為水、火、金、木、土是構成整個世界的五種 最基本的物質。到了戰國時期,這種思想為唯心主義所剽竊,產生以鄒衍為代表的陰陽五行派。他們把五行排列成相生相勝的系列,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 水,水生木;反之,水勝火,火勝金,金勝木,木勝土,土勝水。這就是所謂“常生常勝”。鄒衍的這種迴圈、凝固的“五行常勝說”,對於我國科學的發展起到了 一定的阻礙作用。 後期墨家打破了這種學理,在五行相生相勝的舊說上,提出了“五行毋常勝”的新主張。《墨子·經下》說,“五行毋常勝,說在宜。”《經說下》解釋說:“五○ 金、水、土、木、火、離。然火爍金,火多也。金靡炭,金多也。金之府水,火離木。若識麋與魚之數,唯所利。”在這段文句中,既駁五行相勝之說,亦斥五行相 生之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靈修道法分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