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許多無法接受的事、


看不下去的事、不以為然的事、


或讓人氣炸的事,而這樣的事情就讓人起苦惱了。


通常,我們會去責怪別人或環境,


這個不對、那個做錯.....


其實,這些苦惱來自於自己的「解脫資糧」不足,


或者「修行功德」不夠。


一般人對於這些情況,必然會生氣,


尤其是自己家人做錯事時,


我們更是理所當然的生氣,


因為我們往往把另一半和小孩誤以為是「我的」,


所以就為所欲為的對他們生氣了。


在我們的心中也許有許多許多的理由


認為他不該犯這樣或那樣的錯,


然後我們就以此理由而發飆,


其實


這些理由都是自己的偏見、自我觀念和意識形態而已,


當我們有這樣的觀念成見或意識形態,


那遇到很多情況當然就會生氣了。


並不是說我們不能有觀念、見解或認知形態,


問題是當我們「執著」這樣的觀念、見解或認知形態,


而執意地加在別人身上或要求別人時,


它們就變成「成見偏見」、「自我觀念」和「意識形態」了,


而這些就是一種「我執 」的展現,是一種「無明」。


道理聽起來是很簡單的


我們甚至也會這樣向別人「說教」!


但是


重點是當發生在自己身上時,


我們都覺得很理所當然的該生氣,


而不認為這是一種無明,


我們會問、甚至質疑:


為什麼這樣的認知就是「無明」?


這就要靠我們自己來覺悟了。


 


當我們看到別人有過失時、做錯事時、


犯了無心之過時,是否因此而龍心不悅呢?


這些其實是在考驗我們的「智慧與慈悲」。


「慈悲」與「智慧」是佛法修學中最重要的兩個解脫資糧。


若我們智慧不夠,不了解什麼是無明,


那也沒關係,我們只要擴展自己的「慈悲」,


那遇到這些狀況也是可以不氣惱的 。


 


慈悲就是幫助需要的人,


但奇怪的是,


我們往往可以對一個陌生人慈悲布施金錢財物給他們,


可是卻常常忘了:


我們身邊的人也需要我們的愛和我們的關心,


我們對自己的親人往往疏於布施,


有時候他們要的也只


是一句安慰、一個擁抱、一個親親、一點關愛眼神而已。


 


慈悲不只是給予,慈悲也是一種接受。


接受別人觀念、想法、做法的不同,


接受別人可能犯錯,接受別人可能愚笨,


接受別人可能心情不好、


可能無知、可能糊塗、可能無理、可能自私、甚至惡劣等等,


這就是一種「慈悲」。


 


「我」自己都會犯錯,為何不准別人犯錯呢!


「我」自己都會心情不好


或者有時糊塗,或者有時也會無理一下,別人當然也會嘛!


當別人犯錯而我們責怪時,


想想!若自己犯錯,那我們願意遭受責怪嗎?


我們一定期待別人在老橡樹繫上黃絲帶,


期待別人的原諒接受,不是嗎?


 


用平等心、平常心去對待人,


就會用同一個標準看待自己和別人了。


反過來,


如果你一直把對方當成我的老公、我的老婆、我的小孩


我的朋友、我的員工、我的老闆、我的國家、我的.....


那麼,


我們往往就會「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而這個小小的道場、小小的家、小小的自己


就會多災多難、多是多非、多苦多惱了。


外在的緣起與世間的無常不是我們自己能主宰的,


所以


必然會有缺陷、會有不完美的,


當事情發展不如我們預期的時候,通常我們就會生起苦惱,


這就是表示:


我們自己的「解脫資糧」不足,或者「修行功德」不夠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靈修道法分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