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和溝通是不可或缺的,各式各樣的朋友會在一個人生命的各個階段扮演重要的角色。我國 古代以 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為五倫,朋友也是其中重要的一倫。


孔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的確,有些朋友因為家庭、事業、學業、理想而各奔東西,無法常相聚首,只能藉魚雁或書信問候,但是心中卻清楚知道對方總在祝福自己。若是得遇機緣,重新會面,自然會有快慰平生之感。


朋友之間的來往是一個結緣的過程,所謂廣結善緣。這個可以因為我們是同學、同鄉、同事,或是同道~~有相同的人生志趣,甚至是同遊~~一起出去遊玩,而產生友誼。


結緣之後,就要惜緣,珍惜兩人之間相處的情意。因為通常我們交朋友,都是分開之後才開始思念,想到以前念書的時候,有個什麼樣的朋友,大家相處得如何愉快,只是當時沒有很好的珍惜,現在再想見面,已經不容易了。


不過,惜緣之外,也要隨緣。人生之事,因緣而聚,隨緣而散,一切順其自然。


不管緣份如何,人與人之間,沒有說誰一定要跟誰做朋友,誰一定不能跟誰做朋友。


一般來說,交朋友分為四個層次,最下一層叫做酒肉之交,大家一起吃飯、喝酒、享受;往上叫做利害之交,一起做生意、合作,合則兩利,離則兩害;再往上叫做道義之交代表人生的方向,代表正當性,亦即每一次我所做的正當選擇,跟你選的或想的一樣,譬如常人津津樂道的桃園三結義,劉備、關公、張飛三人就是道義之交;最高一層叫做生死之交,一般稱作知己。


英國作家亨利‧亞當斯說:人的一生,能結交一位好友,已屬難得;能結交兩位,可謂幸運之至;至於結交三位,則根本不可能。如果把朋友界定在知己的層次,這段話確實反映了人生經驗。


我國古人不也說人生得一知己,可以死而無憾嗎?可見,知己是以生命來相互交換的,是交朋友的最高境界。


不論結交哪一種朋友,交朋友的原則都是一樣的,四個字:真誠相待。其實,真誠不但是對朋友,對任何人都應該真誠。


西方有一句話說得好,你對朋友是以性格互相裸露。在朋友面前,我的性格不穿衣服,不需要偽裝,不需要化妝,我是什麼性格就讓朋友直接知道;相反,如果朋友之間不能以真誠的態度相處,就是虛與委蛇,浪費生命而已。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論語‧公冶長》)


孔子說:說話美妙動聽,表情討好熱絡,態度極其恭順;左丘明認為這樣的行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內心怨恨一個人,表面上卻與他繼續交往;左丘明認為這樣的行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


左丘明是魯國的史官,司馬遷稱其為魯之君子。左丘明認為,一個人如果表面上對朋友熱情、友善,心裏卻藏著對朋友的怨恨,這樣的行為是可恥的。朋友交往有時難免會出現誤會或怨恨的情況。


譬如聽別人說你在背後批評我,這樣會產生誤會;或者你有好的機會沒有告訴我,沒有讓我跟著你一起發財或得利,這時會出現怨恨。心中有了疙瘩,卻把它隱藏起來,表面裝著若無其事,跟他繼續做朋友,孔子認為這樣不好,這樣缺乏真誠。


你說那如果真誠的話,我把意見直接說出來,誤會可能更嚴重,甚至兩個人翻臉了怎麼辦?


說實在的,真正的朋友要能夠做到肝膽相照,很多時候是不打不相識,你沒有把真話說出來,你怎麼知道別人會拒絕呢?也許他在氣頭上不願意接受,過了一段時間,就會發現你也是為他好,對於你的真誠反而會非常感激。


人是會變的。人的變,若不是由於外在的環境,就是由於內在的觀念。外在的環境也包括朋友的勸告,所以古人以友為鏡來提醒自己做得對不對。


內在觀念的改變,就是要多讀書。讀書可以幫助一個人明白道理,明理之後就會知道個人情緒是一回事,做人的原則是另一回事。


我們交朋友有時會因為各種外在的干擾,而使我們的友誼變得比較複雜。譬如朋友一起做生意,到最後說不定可以共貧賤,卻不能共富貴;也有的朋友一開始覺得彼此沒什麼話好說,後來碰到一些人生困難,才發現患難見真情,像西方人說的:患難之交,才是真朋友。


不過,對朋友的勸告也要懂得適可而止。子貢有一次請教孔子怎麼樣交朋友,孔子說了一句話,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論語‧顏淵》)朋友如果有錯,你要真誠的勸告而委婉的勸導,但是他如果不聽,你就要停下來,以免自取其辱。


為什麼?因為朋友之間是相互平等的,如果地位不平等,變成你來教訓我,那你就是我的老師了,變 成 老師跟學生的關係,不再是朋友關係了。朋友之間儘管有互相勸告的義務,但如果對方不聽,多言無效之後,你最好閉口不談,不要再勉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靈修道法分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