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柏拉圖的理想社會是每個人各司其職,也就是守本分,孔子也主張“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其實,他們的理想也就是保持一種合理的社會分工。

社會需要分工,也需要協作。分工越發達,社會越前進。社會的發展表現為社會分工程度的發展,一個繁榮的社會必然存在深度和廣度上都較為發達的社會分工,只有每一個領域的人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社會的整體才顯得欣欣向榮。

社會越分工,創造的社會財富也越多。



分工就是單個人專門從事一種事情,社會領域的分工和分離使得各個領域都有所發展,所以才有了社會的發展,由於各個領域的發展程度不同,就出現了各種不同的社會形態。

分工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結果,也是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原因,分工意味著生產效率的提高,能夠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分工是迫於積累、競爭和提高生產率等壓力而提出的,人類為了更好地滿足自身的需要,便需要相互分工、相互協作。由於分工使每個人只從事與自己相關的工作,以交換為表現形式的交往關係就會變得普遍起來,所以分工也使個人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



由於分工意味著個人的片面發展,一個人只能從事他自己的事業,導致人的異化處境。

單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看待社會分工,分工的積極意義是顯而易見的。若從人的全面發展角度來看,分工越是發達,越把個人固定於某一個領域,個人的片面發展就越是嚴重,人性的豐富性也要受到壓抑,每個人就像一個部件一樣跟從於社會機器的運轉,一旦離開社會和他人便無法生存。

對於個人也是如此,作為追求成功的手段,越是把自己固定于某項工作或領域,越容易做出令人注目的成績,正如諺語所說,“戲貴一角獨,技貴一招絕”,“是技皆可成名,天下為無計之人最苦;片技即足自立,天下惟多技之人最勞”。但是在獲得成功的同時,也失去對整體世界的體驗。由於個人的成功意味著片面發展,所以就未必獲得豐富的體驗和真正的幸福生活。



在分工大不太發達的社會,多數人能夠從事多項活動,從而使自己的身心都得到較為全面的鍛煉和發展,很多人羡慕田園式的牧歌生活,在某種程度上是由於那樣的生活並沒有把個人限制在一個固定的工作領域,身心的疲勞都很容易得到釋放。大多數宗教信仰都強調“無為”,一方面那是自然經濟條件下的產物,另一方面“無為”正是要人們不應在某一方面有所作為,不應限制自身的潛力空間,從而獲得更大的自由。

社會發展要求分工,現實生活要求人們必須固定在某一領域。道家所追求的“無為”境界,佛教所要求的不要受現世各種條件的限制和約束,甚至要求出家,基督教所宣導的不讓人們追求地上的榮華富貴等等,都遭到現實感很強的人的拒斥,因為現實社會要求人們有所作為,要求人們在某個領域取得更大限度的成功,創造最大限度的財富。



宗教信仰曾經受到人們的拒斥,是因為它過於理想化,以至於被認為是空想、是虛幻,在現實社會中是根本行不通的。今天不同的宗教信仰又受到不少人的歡迎,是因為現實中每個人的社會分工達到了極端化的程度,固定的工作模式使人的身心自由受到壓抑,所以就嚮往一種脫離現實生活的理想生活。不管用什麼形式表達自己的理想,一個社會總缺乏不了理想之維,理想雖然高於現實,但具有引導作用。人類社會的進步也表現在人類理想的不斷實現過程中,理想甚至幻想都對人們的現實生活起到調節和補充作用,某種條件下,對社會的進步發展還具有推到作用。



人類為了更好地滿足自身需要,需要相互分工、相互協作,同時,迫於積累、競爭和提高生產率等的壓力,就有了分工。社會的發展表現為社會分工程度的發展,一個繁榮的社會必然存在深度和廣度上都較為發達的社會分工。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需要社會分工,若從人的全面發展角度來看,分工越是發達,越把個人固定於某一個生產領域,個人的片面發展就越是嚴重,人性的豐富性也要受到壓抑,從而也就導致人的異化處境。人類社會的所有努力都應該為了人類自身的幸福,未來的理想社會理應朝著滿足每個人全面發展的目標而前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靈修道法分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