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上說,大千世界七寶不足以為奇,遇到佛法是珍奇。


 


福 田經雲:“佛告天帝,九十六種道中,佛道最尊;九十六種法中,佛法最真;九十六種僧中,佛僧最正。”蓋由如來阿僧祇劫,誓為眾生,眾善普備,德慧成滿,三 界天尊,無能及者。其有眾生,發一敬心,向如來者,勝獲大千世界珍寶施矣。是為最尊,無上之道,故教善男女等,必須於佛法中種善根。


 


佛教導我們,命中有財富,應該去積功累德,以此財富去修無盡的財富;有智慧,應以智慧佈施、奉獻、供養一切眾生,會得無盡的智慧。要不是一個大福大智的人,誰肯把自己的利益捨得乾乾淨淨?沒有人願意這樣做的。所以真正的大福,唯有諸佛菩薩在修。


 


有求皆苦,無欲則剛,常行佈施就能富足。


 


要懂得佈施。你要是真的會佈施,熱心的佈施,無條件的佈施,你的福報可不得了,你命裏頭的財富倍倍在增長,你的財就愈發愈多。


 


給予的多少並不重要,在給與的時候所抱的態度,才是極其重要的。


 


如果您以宇宙規律希望於我們的方式給予,您將會被慷慨地獎賞。


 


我們施出去得越多,得到的也越多。也許這就是那條宇宙公理:“如果你想接受,就必須先要給與”。因為只要我們堅持分享,我們就會打開宇宙的慷慨之門,並吸引富足的洪流流向我們。


 


一個人的福報應該有多少,就會有多少。而佈施出去的這一部分財富,相當於存放在“佈施銀行”裏,“佈施銀行”是最保險得利息最高的“銀行”。《地藏經》講,這叫“舍一得萬報”,也就是民間常講的“一本萬利”。


 


“歷史上最偉大的賺錢秘密”:你要無條件地、快樂的在你獲得精神滋養的地方佈施,你就會啟動這個財富秘密。


 


佈施給那些幫助你觸及您的精神世界的人們。佈施給那些啟發過你,服侍過你,治療過你,愛過你的人們。佈施,而不要期待回報,但是要堅信:回報一定會從某個地方來到你的面前,並且回報的數量會超過你的施予。


 


財富乃是修財佈施而得之果報,佛勸眾生廣種福田,即是修福。福田有三:一恩田”,對於父母、師長、和尚、阿闍梨等,于己有恩德之人,能知恩、感恩、報恩,可生福德,如田地之能滋生長養穀物,故稱“恩田”。


 


“二敬田”,對於佛、法、僧三寶恭敬供養,由恭敬而生無量之福,如田生穀物,故稱“敬田”。


 


“三悲田”,以悲湣之心救助貧困,則能得無量之福。因此,有財富要佈施供養,種三種福田,福報則生生世世永遠享之不盡。縱然世界毀滅了,福報也不會毀滅。諸佛菩薩福報之大不可思議,原因就在此。


 


六祖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我們的心靈是一塊神奇的土地,種下的因將會長出相應的果來。一切的福田都在我們的心宅裏面。


 


“阿彌陀”翻成中文的意思,就是“無量”。心量是無量的,智慧是無量的,德能是無量的,才藝是無量的,壽命是無量的,享樂是無量的,無一不是無量的。而且這些無量是我們自性本來具足的,不是向外求得的。


 


學佛人知道一生所作所為,就為了“修福與修慧”。釋迦牟尼佛一生福慧雙修,你一生也專做這兩件事,果報就無比殊勝。


 


福中有慧,慧中有福,叫中道。真正的福慧,決定是真誠心,有一絲毫欺騙眾生心,福慧都沒有了。今後用真誠心對待一切眾生,立刻就得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佛菩薩護念你這個真心、真誠。


 


不管遇到什麼樣的艱難困苦,一個惡念都不生,來生就有大福報。這一生晚年福報亦會現前,你修積的太多、太厚,不等來生受福,這一生就現前。福決定是從善心、善行修積來的,要深信不疑。業障懺除後,積功累德。斷惡修善,善不修不能成就真實福慧。


 


重要的不是你所買到的,而是你所創造的。 重要的不是你所得到的,而是你所付出的。


 


重要的不是你的成功,而是你的價值。 重要的不是你學到的,而是你傳授的。


 


重要的是你的每一次正直、憐憫、勇敢和犧牲之行為能夠使人充實,讓人強大或是能夠激勵他人,讓他們以你為榜樣。


 


重要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性格。


 


重要的不是你認識多少人,而是在你離開時,有多少人感到這是永久的損失。


 


重要的不是你的記憶,而是愛你的人的記憶。


 


重要的是你為人所懷念的時間有多長,重要的是誰在懷念你,重要的是他們為什麼要懷念你。


 


福來自一顆懂得佈施的心,德來自一顆懂得寬容的心。


 


智來自一顆懂得謙遜的心,樂來自一顆懂得感恩的心。


 


天地之氣,暖則生,寒則殺。


 


故性氣清冷者,受享亦涼薄。


 


惟和氣熱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澤亦長。


 


仁慈博愛者心胸寬闊,故能福祿豐厚且悠長,對諸事情都表現出寬宏大度的氣魄;淺薄無知者心胸狹窄,故福祿微薄而且短淺,對諸事皆現短視近利的樣子。


 


莫輕小惡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


 


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凡福充滿。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靈修道法分享 的頭像
靈修道法分享

*靈修道法*

靈修道法分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