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重點提示


1.為什麼閻浮提有無量鬼王和閻羅王?


    以四天下造業情形作比較,南閻浮提眾生造業最多,業報最重,所以正地獄就在閻浮提洲之下。東勝身洲、西牛貨洲造業經,沒有正地獄,唯有邊地獄。這二洲人若犯重罪,皆來閻浮提洲的正地獄受報。北俱盧洲有大福報,此洲人在此土享大福,他們沒有地獄。


    鬼 道眾生也在南閻浮提之下。鬼住那裡呢?閻浮提下面的閻魔王界,是一切鬼的住處。東、西二洲也有鬼道眾生(北洲無鬼道),但本品所提的鬼王皆非他方之鬼,都 是住在閻浮提的鬼。這麼多的鬼王及閻羅王,其實是菩薩,並非真鬼。只是現鬼王身,而大行菩薩道。佛菩薩能以種種方便化身,利益眾生。天道、人道、或是三惡 道,隨眾生類而現種種身,度化眾生。


    佛經說,十殿閻羅王都是佛菩薩的應化;一殿閻王是不動明王所化,二殿閻王是釋迦如來所化,三殿閻王是文殊菩薩,四殿閻王普賢菩薩,五殿閻王地藏菩薩,六殿閻王彌勒菩薩,七殿閻王藥師如來,八殿閻王觀世音菩薩,九殿閻王阿閦如來,十殿閻王則是阿彌陀佛的化現。


    《長阿含經》裡,佛告訴諸比丘,一小千世界就有千個閻羅王,何況一佛國土有三千大千世界,閻羅王何止千百億個,更遑論他麾下所統治的鬼王,其數量真是不可數了!況且,南閻浮提的眾生業重,墮惡道者多,所以會出現無量的鬼王,治惡人之罪,或教化惡人,使人能改惡修善。


2.閻羅王的由來


    閻羅王即閻魔王,幽冥界之總司,地獄的主神,翻譯為雙王,即兄妹二人共為地獄之王,兄治理男子之事,妹治理女子事情。又有遮止之意,遮止罪人再造惡業;又作平等,在冥府業鏡臺前,人人平等,自顯其罪,罪業難逃。


    《問地獄經》說到,閻羅王往昔為毘沙國王,和維陀始生王戰爭,由於兵力不敵對方,戰敗了而生起瞋恨,於是發誓說:「我死後願當地獄之王,審判這些罪人!」他有臣佐十八人,率領著頭上長角的百萬兵眾,悉皆忿憤不平,同聲立誓說:「我等亦當奉助,治理這些罪人。」


    當時的毘沙王即現在的閻羅王;十八名臣佐即諸小王,分治十八地獄;百萬兵眾即諸阿傍(獄卒),執無間地獄之刑。


    十八地獄以眾生的六根、六塵、六識之十八界為十八重,眾生因根識對上塵境而造作種種業,所以受十八地獄之苦。


    十 八地獄及獄主名字如下,一、迦延地獄:典(管理)泥犁。二、屈遵地獄:典刀山。三、沸進壽地獄:典沸沙。四、沸典地獄:典沸屎。五、迦世地獄:典黑耳。 六、山蓋傞地獄:典火車。七、湯謂地獄:典鑊湯。八、鐵迦然地獄:典鐵床。九、惡生地獄:典山蓋山。十、寒冰地獄:經闕王名。十一、毘迦地獄:典剝皮。十 二、逕頭地獄:典畜生。十三、提薄地獄:典刀兵。十四、夷大地獄:典鐵磨。十五、悅頭地獄:典冰地獄。十六、鐵笧地獄:經闕王名。十七、身地獄:典蛆蟲。 十八、觀身地獄:典烊銅。


3.為什麼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


    因為南閻浮提眾生處於五濁惡世時代,當五濁生起時(劫濁、眾生濁、命濁、煩惱濁、見濁),現實世界充滿痛苦與煩惱,人的壽命短促,而且苦多樂少,眾生的煩惱垢重,思想垢增強。人變得慳貪嫉妒,生性下劣,心地諂曲,善根微薄,無有信心,無畏後世苦果。


    所以說,閻浮提五濁惡世中的眾生薄福,其性剛強,難調難伏。


4.為什麼只修毛髮善事,乃至懸一旛一蓋,少香少華,供養佛像及菩薩像,或轉讀尊


經,燒香供養一句一偈,鬼王敬禮是人,如過去、現在、未來諸佛?


    《法華經》說:「諸佛滅度後,若人善輭心,如是諸眾生,皆已成佛道。」心地純善、柔軟,有這樣的善根,漸漸積功德,都能成就佛道。


    又說:「若人於塔廟,寶像及畫像,以華香旛蓋,敬心而供養;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於畫像,漸見無數佛。」以華香、寶旛、寶蓋供養寶像、畫像,或是散亂的心,用一朵花供養畫像,這種功德漸漸累積,都能見到無數佛。


    轉 讀《地藏經》,明白佛理,業障慢慢消除,自然有大功德。或燒香供養經文的一句一偈,有甚大功德,因為經典是如來的法身,法是一切功德之母。像這樣僅僅只是 微小的善事,都能得到善利。因為一切諸佛之所以成佛,都是從微小的善事累積而成的呀!如《法華經》所言︰「於諸過去佛,在世或滅後,若有聞是法,皆已成佛 道。」能夠供養少香少華,供佛供法,念經念佛,這人有一天必定成佛!難怪鬼王敬禮他如三世諸佛一般!


5.鬼王為什麼需要梵王帝釋的衛護?


    大梵天王統領三千大千世界,是娑婆世界主,而帝釋天釋提桓因是天、龍、夜叉、鬼神的統攝者,鬼王屬其所管;因為業報感召,鬼常餓饑渴,吃得壞又住不好,苦遠遠多於樂。有了梵王帝釋的衛護,使他們不受報了,早日脫離幽冥界受苦。


6.行善之人,為什麼死後會墮入惡道?


    人在臨命終時,確實有惡鬼擾亂,接引亡人。鬼有鬼通,臨命終人若想念父母,就變作父母去迎接他,若繫念兄弟夫妻、叔伯姑姨等,就變成他們的樣子,讓亡者心生喜愛,隨著鬼神接引而去,落入惡道。


    行善之人,為什麼死後會墮入惡道?如《分別業經》中,


    告阿難:「行惡人,好處生,行善人,惡處生。」


    難言:「是事云何?」


    佛言:「惡人今世罪業未熟,宿世善業已熟,以是因緣故,今雖為惡,而生好處。或臨死時,善心心數法生,是因緣故,亦生好處。」「行善人,生惡處者,今世善未熟,過世惡已熟,以是因緣故,今雖為善,而生惡處。或臨死時,不善心心數法生,是因緣故,亦生惡處。」


    今生行善,可惜善業未熟,過去的惡業卻已成熟,才會轉生惡道。但他的善行善業不會白費的,等待以後機緣到了,被誘發出來而成熟。


    有 一個重要的觀念,臨死前的一念,有非常強大的力量,帶領亡者往生善處或惡道,在這一瞬間,亡者的那一心念,有決定性的意義。臨終人斷氣前若生起一念惡心、 瞋恨心,一定墮落三惡道中。這是因為他的最後一念,誘發了他這一生中或過去生中,千千萬萬的惡業因中的其中一個,導致他的下一生投生於惡道。


    相反的,若是一生作惡的人,臨終前因為旁人的開示,或幫他皈依等,而生出慈心、悲心、歡喜心,這個念頭,會幫助他誘發意識中所存有的善業因,讓他的下一生生於善道。而他這一生所作的惡業惡因,將來因緣到來,才會被誘發成熟,產生業報。


    所以,平常就要時時保持善念,臨終前慎防惡心邪念的生起,才能往生善處,或往生淨土。


7.人在臨命終時,神識惛昧,不辨善惡,眼耳不能見聞?


    這個世界上,所有一切東西都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所組合成的,人的身體也是一樣,當死亡來臨的時候,我們身體的四大元素會逐漸分解和衰退,機能也會漸漸失去功效。首先是視覺,接著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相繼失效,只剩下心中的意識仍在微細作用。


    就 像《涅槃經》所說:「如人捨命,受大苦時,宗親圍繞,號哭懊惱。其人惶怖,莫知依救。雖有五情,無有知覺。肢節戰動,不能自持。身體虛冷,暖氣欲盡,見先 所修善惡報相。」在臨終人將死未死,體溫尚存之際,一生所作的善惡一時頓現,像演電影一樣,一幕一幕映現出來。而此時,將亡之人四大分解,五識敗壞,沒有 知覺,眼不能見,耳不能聞,神識已然惛昧,無法辨知善惡,捨壽之後只能隨著一生所作的善惡業而受報。


    古人說的:「一旦無常到,方知夢裡人,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大限到了,才發現生前的一切恍如夢中,夢醒了甚麼都帶不走,帶走的,卻是這個身體造作了一輩子的善與惡業。


8.臨命終時,該為亡者做些甚麼?


    臨命終時,五蘊即將瓦解,現陰(五蘊)將滅,中陰將生。中陰有二種,


    一、善業果:若命終人善業成熟,得善覺觀,隨著善覺觀力,得生善道。因為生前修五戒十善,命終時則會看見天神、天女,作眾伎樂來迎接他﹔若是念佛,修淨土因者,則看見佛菩薩放大光明,手持蓮花接引淨土。


    二、 惡業果:若惡業成熟,得惡覺觀,隨著惡覺觀力,墮落惡道。此時看見閻魔卒前來拘牽,如果當生於畜生道,變成畜生形體,身色如煙。如果當生於鬼道,身色如 水,橫行而去。如果當生於地獄,則容貌醜陋,身色像焦炭一般,頭直直向下,倒立而行。乃至見到地獄相,牛頭獄卒、馬面羅剎,手持槍矛,在身邊圍繞,驅趕著 自己。不論中陰果報為何,總之,隨著自己業力因緣,而趨向於即將受生之處。


    臨命終人神識已經昏迷,這時候家人切勿痛哭號涕,因為亡者一聽到哭聲神魂狂


亂,失去正念,鬼神趁虛交亂,會令亡者墮落惡道。應該立刻設大供養,及為亡者-


    一、助念︰臨終時四大分離,諸苦交集,自己完全作不了主。家人在旁邊幫忙念佛,幫助臨終人提起正念,跟著念佛。臨終前最後一念心若是念佛,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佛號一聲一聲的接續之中,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及諸聖眾一定現前,接引亡者往生極樂。


    助念時間至少要八小時,亡者神識離體,最少要八小時,助念不能少於八小時,可能的話十至十二小時是最好的。


    仿間有一些助念團體,助念人員相當專業,深具慈悲心,事先連絡,都會熱忱服務。


    二、轉讀大乘經典:如讀誦《地藏經》、《無量壽經》、《金剛經》、《法華經》等,都有不可思議的法力,能令亡者離諸惡道。


    臨命終時若遇的是善緣,則往生善道;若遇惡緣,則墮入惡道。生死關頭,為亡者助念、轉讀經典,仗著佛的功德,三寶的威力,對亡者才是最大、最實質的利益。


9.人在臨命終時,為甚麼念經、念佛菩薩名號能令亡者離諸惡道,諸魔鬼神悉皆退散?


    佛經有佛法、正法的威力,法力之廣大無量無邊,能滅除煩惱,消除怖障。而佛號,是佛萬行萬德的象徵,佛以無量功德、神通、道力濟度眾生,念佛可消滅罪障,


以此功德能夠生於佛前,所以佛是以自身的名號度化眾生。


    《大品般若經》這麼說的:「若有人一稱南無佛,乃至畢苦,其福不盡。」念過一句佛號,或聽聞一句佛名,這樣的功德都能得無量福。而且也因念佛、聽聞佛名的善根,最終能成就涅槃。


    為臨命終人念經念佛,幫助他往生淨土,是多麼神聖的事情,諸魔鬼神不只是不能靠近擾亂亡者,還必須得恭敬退散,因為牠們知道,這人是有諸多佛力在護持的啊!


10.臨命終時,若聽聞一佛名、一菩薩名,或大乘經典一句一偈,能除五無間罪,小小惡業,應墮惡趣,尋即解脫,原因為何?


    佛菩薩名號,代表著廣大圓滿的功德,《彌陀要解》說得很好:「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亦不可思議。」諸佛菩薩的名號皆是萬行萬德所成,佛菩薩的萬德不可思議,持名功德自然亦是不可思議。


    臨命終時,時機迫切,修念的善心最猛利,此時聽聞佛菩薩名,心中也隨著念佛或念菩薩,並且有了安全感,可以使他從惡道中轉過來,真正滅罪得福,往生淨土。


    大乘經典的一句一偈,都深含著佛法的法義,聽聞而執持,有莫大功德,能碎破地獄,離苦生天,得大快樂。


    《地 藏經》這段經文教導我們,怎樣救度眾生不墮地獄,也就是為臨命終人在尚未斷氣之前,懇切助念,讓將亡的人聽聞佛名或菩薩名,或聽聞、開示大乘經典一句一 偈,令三寶的信念埋進他的八識田裡,能夠這樣,即能除滅臨終人五無間殺害之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如此重罪都能消除,何況是小 小惡業,理該墮邊地獄、小地獄的,當然更可以得到解脫。


11.人死了以後,家屬必須在七七四十九日內吃素念佛,做種種功德給亡者嗎?


    是的!這可以分為幾方面來說。


    一、 人死了以後,進入中陰身階段。中陰身只有七次的死生機會,一次七天生命,共七七四十九天。如果亡者生前惡業作的比較多,投生善道的機會就比較小,家人為他 吃素念佛念經,作種種功德迴向給他,可以幫助他脫離惡道,轉生善道,或轉生淨土。如果亡者生前多作善業,自然投生善道機會大,再以諸多功德迴向,可令他往 生淨土。


    二、假使亡者臨命終時,家人為他設大供養,轉讀大乘經典,或是助念,因而得生西方極樂世界,四十九天內家人又為他作種種功德,那是亡者最大的福份。因為藉由種種功德能增高他蓮花的品位,蓮花品位有九品,功德愈多,品位愈高,相對的,在淨土的修行成就就愈大。


    三、吃素念佛,廣修眾善,作種種功德,這些都有增上作用,和增上因緣。在中陰身的過渡時期,或救拔超薦,或開發淨土善根,使他生信而求生淨土,或使他淨土品位上升,對亡者而言,有甚大的助益。


    四、家屬努力作功德,每個人都會因此而得無量的福報。


 


─作者 老師


 


更多內容請至玄妙天宮‧寶悟同修會官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靈修道法分享 的頭像
    靈修道法分享

    *靈修道法*

    靈修道法分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