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世上之美,因人而異,因觀念而異。 太極茶道流派藝術追求“和、儉、敬、美”,其中“空白和儉約之美”是一種獨特追求。


我們安排茶席,有茶壺、茶則、茶葉、茶碗之類,有些必不可少,自然不可或缺。 而有些可有可無,則一概不列。 儉約是一種美,留下空白,是為美留下時機、局面和想像。 茶道不宜繁雜、瑣碎,因為這背離茶道歷史和文化本質。



圖片來源:資料圖


日本人倉岡天心所寫《說茶》中,有這樣一個故事:茶師千利休看著兒子少庵打掃庭園。 當兒子完成工作後,茶師卻說:“不夠乾淨。”要求他重做一次。 少庵於是再花了一個小時掃園。 然後他說:“父親,已經沒事可做了。石階洗了三次,石燈籠也擦拭多遍。樹木沖灑過了水,苔蘚上也閃耀著翠綠。沒有一枝一葉留在地面。”茶師卻斥道:“傻瓜,這不是打掃庭園最佳方法。這像是潔癖。”說著,他步入園中,用力搖動一棵樹,抖落一地金色、紅色樹葉。 茶師說,打掃庭園不只是要求清潔,也要求美和自然。


這個故事是不是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許多完美有時不需要太複雜,簡單、樸實中,也有一種更美麗元素在召喚著人們心靈。 許多完美有時不需要太過“完滿”,留下些許空白,卻能夠更美。 太極茶道茶人素有“抱朴守拙”、“本真自然”理念,作為人生感悟,也會令人感慨良多。


留出縫隙,實際上就是留出了余地。 眾所周知,名畫家,無論入畫景物再多,也總要留出二三分空白;喝酒也一樣,酒至微醺,乃最佳境界。 清人《兩般秋雨庵隨筆》中言“功不可立盡,官不可做盡,恩不可市盡,寇不可殺盡”,這雖多少有些封建社會官場玩弄權術、明哲保身之味,但剔除其糟粕,其“不盡”之中蘊含空白之理,還是有些借鑒意義了。


留出空白,留出餘地,這既是為官為人之道,也是為人處事準則。 留出空白、留出餘地,就是要求我們茶人都去做一個豁達寬容之人。


多一些滿意,少一些不滿意,有時意味著須學會忘卻。 讓自己在惡意、糾紛、金錢、物慾這些領域裡,創造一些空白和儉約,保留一些空白和儉約,有時忘卻是一種福,就不會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在“情緒旋渦”裡迷茫和徘徊,就會尊崇人與人之間理解、信任和團結,從而除去私心雜念,坦蕩面對人生。 一如茶之品位,質潔、素雅、鬆弛。 這樣喝茶才是有福,這樣做人,才會快樂和幸福。



 花蓮民宿推薦:http://www.8591-8591.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靈修道法分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