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文化民俗
2011/02/07 02:25

子午規律養生法


中醫古籍《黃帝內經*靈樞》:經脈流行不止,與天同度,與地同紀。


中醫學的宇宙觀著重天、地、人合一。人體的健康,受氣節變化、地理環境、以致時間運轉的影響。每日的十二時辰(每兩小時為一時辰)與人體的十二條經脈息息相關,而經脈又與人體的五臟六腑相配。


三者的關係如下:


時間 時辰 經絡 / 臟腑


23:00 – 1:00 子時 膽(要上床睡覺)


1:00 – 3:00 丑時 肝


3:00 – 5:00 寅時 肺


5:00 – 7:00 卯時 大腸(起床要喝水)


7:00 – 9:00 辰時 胃 (要吃早餐)


9:00 – 11:00 巳時 脾(每小時慢飲一次水)


11:00 – 13:00 午時 心 (開心.快樂)


13:00 – 15:00 未時 小腸


15:00 – 17:00 申時 膀胱


17:00 – 19:00 酉時 腎


19:00 – 21:00 戌時 心包(適宜散步)


21:00 – 23:00 亥時 三 焦


根據「子午流注」的定律,如果經常在某時辰感到某臟腑不適,可能是該臟腑受病邪入侵,或較虛弱所致。不過,由於臟腑互相影響,問題可能出於其他臟腑。


舉例說明


病症 :頭痛、目赤、失眠、脾胃不適、消化不良


問題 :工作、應酬繁忙,經常半夜兩、三點才睡


解釋 :晚上十一時至淩晨三時行的是膽經及肝經。若該段時間不休息,肝火便會上升,以致頭痛充血、感到不適。同時由於肝氣上升,影響脾胃,因而感到胃痛。


以陰陽五行來解釋,肝屬木,脾屬土,木克土,因此肝若不適,胃脾亦有問題。


原文:
子 午流注者,謂剛柔相配,陰陽相合,氣血循環,時穴開闔也。何以子午言之?曰:子時一刻,乃一陽之生;至午時一刻,乃一陰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流 者,往也。注者,住也。天干有十,經有十二: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已脾、庚大腸、辛肺、壬膀胱、癸腎,餘兩經,三焦、包絡也。三焦乃陽氣之 父,包絡乃陰血之母,此二經雖寄於壬癸,亦分派於十幹,每經之中,有井、滎、俞、經、合,以配金、水、木、火、土,是故陰井木,而陽井金,陰滎火而陽滎 水,陰俞土而陽俞木,陰經金而陽經火,陰合水而陽合土。經中有返本還元者,乃十二經出入之門也。陽經有原,遇俞穴並過之,陰經無原,以俞穴即代之。是以甲 出丘墟,乙太沖之例。又按《千金》雲:六陰經亦有原穴,乙中都,丁通裡,己公孫,辛列缺,癸水泉,包絡內關是也。故陽日氣先行,而血後隨也。陰日血先行, 而氣後隨也。得時為之開,失時為之闔,陽幹注腑,甲、丙、戊、庚、壬而重見者氣納於三焦;陰乾注臟,乙、丁、己、辛癸而重見者,血納包絡。如甲日甲戌時, 以開膽井,至戊寅時正當胃俞,而又並過膽原,重見甲申時,氣納三焦,滎穴屬水,甲屬木,是以水生木,謂甲合還元化本。又如乙日乙酉時,以開肝井,至己丑時 當脾之俞,並過肝原,重見乙未時,血納包絡滎穴屬火,乙屬木,是以木生火也。餘倣此。俱以子午相生,陰陽相濟也。陽日無陰時,陰日無陽時,故甲與己合,乙 與庚合,丙與辛合,丁與壬合,戊與癸合也。何謂甲與己合?曰:中央戊己屬土,畏東方甲乙之木所克,戊乃陽為兄,己屬陰為妹,戊兄遂將己妹,嫁與木家,與甲 為妻,庶得陰陽和合,而不相傷,所以甲與己合。餘皆然。子午之法,盡於此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靈修道法分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