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送神日的來源及行事』2011.1.27農1.24

 
 

『送神日的來源及行事』()



 



(1)『舉頭三尺有神明』



(2)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神,



次年元月四日接神,



俗語說:『送神早,接神晚』



(3)甜湯圓、糖果是希望諸神隱惡揚善,



『好語傳上天,



壞語丟一邊』



(4)雲馬錢是供神明騎回天庭述職,



又謂『送神風,接神雨』



(5)謝太歲則是家中安太歲者,



須於今日先祭拜再撤除,



俗稱『安太歲』



拼厝﹝大清掃﹞才會富』



每逢中國人最重視的農曆年,



在外的遊子都要回鄉團聚。



可知道,



坐鎮人間的神佛也要返鄉過年?



因此,



不論公廟或家宅都有「送神」儀式,



恭送日夜無休、



護衛人間的眾神諸佛回返天庭。



其中,



尤其以台南普濟殿的送神儀式特別早,



也特別隆重肅穆。



吃過了冬至湯圓,



冷冽的天氣預告著一年將盡,



而公司行號陸續舉行的「尾牙」,



則像是一首過年的前奏曲。



然而,



真正揭開農曆年序幕的,



則是臘月二十四日的「送神」儀式。



 



送神之後,百無禁忌



民間相傳,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



在人間的神明都必須回到天庭,



將這一年人間的善惡向玉皇大帝報告。



因此家家戶戶都必須奉上又甜又黏的湯圓,



甚至將湯圓黏在神明的嘴上,



好讓神明嘴巴甜甜,



「好話傳上天,壞話丟一邊」,



揚善隱惡替人們多說好話。



同時還要焚燒印有兵馬鎧甲的「甲馬」,



鳴放鞭炮,



護送神明起駕升天、一路順風。



送走了神明,厝裡沒「大人」,



家家戶戶「百無禁忌」。



平日不能亂動的神案,



趁此做一番徹底的清理,



包括香爐裡積了一年的香灰,



俗稱「清塵」,



也就是清理灰塵的意思。



 



有的家族,



更趁著這個時候,



將神聖的公媽牌拿下來清理,



同時對下一代講述祖宗姓名與家族歷史,



十分有意義。



「藉著清塵日,除了掃灰塵,



也擦拭心靈的沈垢,



讓一切恢復本來的面貌,



這才是真正的春回大地,



萬象『新』嘛!」



 



☆♧----------------------------♧☆



熱愛民俗研究的篆刻家涂順從認為,



傳統習俗其實可以有另一層新的意義。



過了送神之日,



街上開始賣起春聯,而美容院、



計程車等服務業,



一般也在這時候漲價,



加收一點約定俗成的年終獎金,



開始過年了!送神明返鄉過節



家宅神明要「返鄉」過年,



那麼消災解厄、



工作更為繁重的公廟諸神,自然也要返回天庭。



一般寺廟與家宅相同,都在臘月(農曆十二月)



二十四日舉行送神儀式,



唯獨古都台南各座寺廟,



卻是從十五日到二十四日,



陸續都有送神封印的儀式登場。



 



送神、封印,自古以來就是備受朝野重視的禮俗,



所謂有啟壇就有封壇,



有迎神便要送神,才能構成一個完整圓滿。



 



送神早,接神晚國曆一月中旬,



送神之日的清晨,天空還未全亮,



幾位老人家已經在普濟殿庭前樹下閒坐。



「我早上一翻日曆,發現今日是二十,



就想起普濟殿要做傀儡了,」



一位七十多歲的老阿嬤說。



「是啊,送神要早,



咱的神才好在玉帝前搶一個好位子,



替我們說好話,」另一位老阿嬤搭腔。



 



隨著天色日漸透白,信徒絡繹前來,



「王爺今日要返天面聖,



當然要特別託付祂,



祈求保佑我母親的病快好,全家平安,」



一位自幼在台南長大的少婦表示。



同時間,廟門前台南僅存的集福軒傀儡劇團,



也已經舖好草席,搭好戲台。



「過去,台南古都許多寺廟都保有以傀儡送神的大禮,



如今大多簡化了,



就剩我們普濟殿還保留此一古禮,」



洪忠義表示。



七點鐘一到,鐘手、鼓手就位,



敲鼓鳴鐘,燃放鞭炮。



在主祭官帶領下,所有信眾手持清香,



跪請眾神降臨,依序獻香、



獻花、獻茶、獻果,行三跪九叩大禮。



接著集福軒團長陳輝隆唸道:



「列位尊神、尊佛,



眾護民今日要來恭送諸神回駕天庭,



祈求老小平安,闔境萬事如意。」



敬告神明之後,最後由「頭家」



(本年輪值主持送神儀式的主委)



擲筊杯,



知道今天池府王爺揀點的是



《狀元回府》這一折戲。



至此,送神儀式暫告第一段落,



接著由門前的傀儡戲登場,進入儀式的高潮。



 



先傀儡,後大戲



鑼鼓點中,嗩吶聲揚,



團長兒子陳俊明以手指沾點驅邪的酒,



灑在傀儡戲偶、戲棚及四周,



接著將田都元帥戲偶的提線拉近嘴邊,



對著戲偶「通氣」賦予靈性,



較一般酬神戲更多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這是在施咒語,



要先請出戲神田都元帥來鎮棚,



讓祂代表眾人向天庭稟報,」



陳輝隆解釋。



傀儡戲可說是中國最早的偶戲表演,



早在《列子•湯問篇》中,



已有周朝傀儡戲演出記載。



一般學者則普遍認為傀儡



乃起於西漢時喪家所舉行的祭獻儀式,



後來也廣用於喜慶場合。



 



無骨飄盪的傀儡,



古來就具有逐疫驅鬼、鎮壓水火災星,



及建廟築屋時安龍神、



送虎煞的宗教功能。



由於傀儡戲特殊的儀式性,



因此有別於其他被稱為小戲的偶戲,



它的位階甚至高於人所演的歌仔戲、



北管戲等大戲。



 



 



「因為傀儡戲主要是用來



敬拜至尊的天公用的,



所以人說『先嘉禮(傀儡),後棚戲』,



就是這個意思,」



洪忠義解釋。



廣義地說,除了天公,



包括南斗星君、北斗星君、



三官大帝等位階高高在上的天地星辰神祇,



才堪用得上傀儡戲。



 



(請接『送神日的來源及行事』())



juc2011.1.26() 下午11:45



夏季星空2011.1.27農曆12.24送神日上傳







 



 




  

 


     夏季星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靈修道法分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