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寶定觀經
夫欲修道,先能捨事。
修己之心,名為修道。一切無染,名為捨事。
外事多絕,無與忤心。
六塵為外事,須遠離也。六塵者:色、聲、香、觸、法,更不染著,名為多絕。心境兩忘即無煩惱,故名無與忤心。
然後安坐,內觀心起,若覺一念起,必須除滅,務令安靜。
諸煩惱即去,則坐立始安。慧心內照,名曰內觀;漏念未除,名曰心起。
前念忽起,後覺則隨;心既滅,覺照亦忘,故稱除滅。
凡心不起,名之為安;覺性不動,名之為靜,故稱安靜。
其次有貪著、浮游、亂想亦盡除滅。
眾心不起,忘念悉忘;忘想不生,何曾有貪著,故曰滅除。
晝夜勤行,須臾不替。
晝之言淨,夜之言垢,垢淨兩忘,日夜勤修,無有間替,故名不替。
唯滅動心,不滅照心。
妄想分別,名曰動心;覺照祛之,故名為滅。
慧照常名無有空間,故名不滅照心。
但凝空心,不凝住心。
專注曰凝。不起一切心,名空心,一切無執著,名之不凝住心。
不依一法,而心常住。
若取一法,即名著相。心不取法,名為不依。現而常寂,故為常住。
然則凡心躁競,其次出學息心甚難,或息不得,暫停還失。
言習性煩惱雖可除滅,初學道者定力未成,除之甚難,若暫時用功則又失之也。
去留交戰,百體流行。
心起染境,境來牽心,心境相染。慾念與道念難分難捨,故名交戰。
妄念不息,百非自生,名曰百體流行。
久久精思,方乃調熟,勿以暫收不得,逐廢千生之業。
定心不起,則契真常;一念不收,千生之道業逐廢。修道如煮菜,火侯不至,鹽糖未調,其味不佳,然不可就此作罷,必待純熟,則美味可口。否則,自暴自棄,千生萬劫道業休矣。
少得靜已。
初得清境,正慧未生,故曰少得靜己。
則於行立坐臥之時。
行立坐臥乃四威儀之時也。
涉事之處,喧鬧之所。
見一切諸相,為涉事之處;起一切諸心,名為喧鬧之所也。
皆作意安。
息亂歸寂,名為作意,恬淡得所,名之為安也。
有事無事,常若無心處。處靜處喧,其至唯一。
有無雙遣,寂用俱忘,萬法不二,名之唯一。
若束心太急,則又成病,氣發狂顛,是其侯也。
偏心執靜名曰束;心外見相,名為顛也。言修道收心,不可固執性急,否則病也。
心若不動,又須放任,寬急德所。
從定發慧,名曰放任。定慧其融,名曰得所。修心之道,需收放自如也。
自恒調適。
定多即愚,慧多即狂。定慧等用,名曰調適。
制而不著,放而不動,處喧無惡,涉事無惱者,此是真定。
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空而’常用,用而常空,得本元寂,故為真定。
不以涉事無惱,故求多事。不以處喧無惡,強求就喧。
習性塵勞,常須制御,不可縱逸,自尋煩惱。
以無事為真宅,有事為應跡。
見本性空寂,無吵鬧、煩惱,故為真宅。慧用無邊,有事皆通,故為應跡。
若水鏡之為鑒,則隨物而現形。
本心清境,猶如水鏡,照用無礙,萬眾俱現,名為現行。
善巧方便,唯能入定。
諸法性空,寂無所起,故為入定。
慧發遲速則不由人,勿令定中急急求慧,急則傷性,傷則無慧。
急求知見,真定乃亡;貪著諸相,心性自傷,故云無慧。以自然而體道,道自生也。
若定不求慧,而慧自生,此名真慧。
心體寂靜,妙用無窮,所發是為真智慧。
慧而不用,實智若愚。
了無分別,名之不用;韜光晦跡,故曰若愚。修道有大智若愚風範,方算到家。
益資定慧,雙美無極。
寂照齊融,動靜自如,故云:雙美無極。
若定中念想,多感眾邪,妖精百魅,隨心應見。
若以心求相,諸相應生,一切邪魔,競來擾亂。
所見天尊諸仙真人是其祥也。
若見諸天尊仙真神相,雖是吉祥,但不可取著。
唯令定心之上,豁然無覆。定心之下,曠然無基。
前念不生,故云無覆;後念不起,故曰無基。
舊業日銷,新業不造。
宿習並盡,名曰舊業日銷,更不起心,故名新業不造。
無所罣礙,迴脫塵籠。
一切無染,故名無所罣礙。解脫無繫,故云回脫塵籠。
行而久之,自然得道。
智照不滅,名曰行而久之。契理合真,故云得道。
夫得道之人,凡有七侯。
得道者,心現出七種象徵。
一者心得定,易覺諸塵漏。
心得清靜,塵念盡知,故曰覺諸塵漏。
二者宿疾普銷,身心、清爽。
真氣合於胎息,痼疾盡廫,體道合真,身輕不老。
三者填補夭損,還年復命。
骨髓堅滿,故填補夭損,駐顏不變,名為還年復命。
四者延數萬歲,名曰仙人。
長生不死,延數萬歲,名編仙籙,故曰仙人。
五者鍊形為氣,名曰真人。
得本來元氣,故曰鍊形為氣。正性無偽,故曰真人。
六者鍊氣成神,名曰神人。
真氣通神,陰陽不測,故曰神人。
七者鍊神合道,名曰至人。
真神契道,故曰至人,又稱金仙、如來。
基於鑒力,隨侯益明。
鑒力者,常照不息也,益明者,明明不絕也。道力愈強,火侯愈明顯也。
得至道成,慧乃圓備。
若了本性,得道成真,智慧圓明,萬法俱備。
若乃久學定心,身無一侯,促齡穢質,色謝方空,自云慧覺,又稱成道者,求道之理,實所未然。
通神合道,則道真成;心惑身亡,不離生死。西昇經云:{是故失生本,焉能知道源?}故學道者,久無現出一種徵侯,表示其功力未至,日月逝矣,年齡增長,色身衰敗,自稱慧覺、成道,實皆非也。故當把握光陰,勇猛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