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疾病預兆? 手老是發麻


文/鄧正梁 2013-7-22


手麻是生活中常出現的問題,如睡覺用手臂枕著,手就會發麻。發麻不外乎手部的血液循環受影響,或是手部神經受到壓迫。有些是疾病預兆,有些則是生活習慣的警鐘。


最常見的是「腕隧道症候群」,俗稱「滑鼠手」、「鋼琴家手」,是常見的職業病。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310倍,常會夜間痛醒,初期甩手可減輕症狀。


發麻在大拇指、食指、中指及一部份無名指,懷孕後期的女性、風濕性關節炎、糖尿病、內分泌異常、多發性神經炎、腫瘤及手腕骨折或脫位等,都可能造成腕隧道症候群。


此外,頸椎椎間盤突出或骨刺壓迫神經也會造成手麻,頸部X光檢查可幫助診斷。治療可用「理療(物理治療)」、「牽引」,或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藥物;平時睡姿要正確,以免局部血管和神經組織受壓迫。


平常就有喝酒的人出現手麻症狀,有可能是慢性酒精中毒的問題,因為長期喝酒會干擾血液循環代謝,讓末梢循環受阻,若不立即改正,會形成諸多傷害,例如慢性胃炎與胃潰瘍、酒精中毒性心肌炎、脂肪肝或肝硬化、中樞神經病變等,甚至是腦萎縮。


有些老年人長期吸收消化不良,營養不夠,維生素B1缺乏、末梢神經發炎、手指容易發麻。中藥治療要健脾開胃,讓營養吸收改善,如七味白朮散、六君子湯等。


糖尿病會產生許多併發症,糖尿病的神經病變就會出現手麻、腳麻的「手套襪子症候群」,四肢麻木且感覺異常,不易改善,最重要的是控制糖尿病,讓病症不要惡化太快,中藥也是應用活血化瘀方法。


老年人常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壓常會引起血管痙攣,高血脂會使得血液黏稠度增高,晚上睡眠時,血流緩慢,手指感到格外發麻。改善之道就是控制高血壓與高血脂,中藥可用些活血化瘀與平肝瀉肝的藥物,讓血壓較穩定。


年輕人長期熬夜過勞,心臟收縮無力,常吃高脂、高熱量食物,自然末梢血循不良,手指發麻。這時一定要有適當休息,配上均衡膳食,若有失眠問題則要調理,以讓身體充分休息。


(作者為桃園縣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本文摘自:自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ul/22/today-health1.htm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靈修道法分享 的頭像
靈修道法分享

*靈修道法*

靈修道法分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