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南 


                     六和境


                 ~ 開基 武廟 


                     


                     後  殿 


                                   



   







   



   



                



   



   







   





   



   



   





                







 


          ~ 歡迎善男信女蒞臨參香指導 


 


開基武廟位於新美街上。創建於明永曆初期


創立於明永曆年間(1647~1683年),


是台灣地區最早的關帝廟,因為規模較小一般稱


「小關帝廟」,和別名「大關帝廟」的祀典武廟


有所區別。入清後才正式改為廟宇的開基武廟,


原是寧靖王府的鐘樓,民眾在裡面奉祀由鄭成功


部將渡台時從晉江土門關帝聽


所奉請來的關公神像。廟前新美街被稱為


「抽籤巷」,因求籤問卜者絡繹不絕,廟前巷內


有許多相士開館擺攤之故。民國63年(1974年)


時在原廟後增建新廟


 


俗稱「小關帝廟」,創建年代較大關帝廟(祀典武廟)


為早。格局採二落單間,前殿狹窄,門廳入口有一對花崗石石刻


對聯,是優貢生黃本淵於嘉慶年間所立,木門亦是木製門釘,


但規模小多了,木門左側下方凹洞,奉祀馬使爺,甚為特殊。


神案上供奉文衡大帝金身,神龕有副對聯︰


『入此廟當要出此廟莫混帳磕了頭去,拜斯人便思學斯人須仔細


捫著心來。』頗具深思巧意。


              


                 

前殿有一口古鐘,銘文「聞鐘聲,煩惱輕」,雖然格局小,但三川門、拜殿、


正殿一氣呵成,香火甚盛,瓶瓶奉獻油香,點點常明燈火,


呈現出古色古香的風貌


建築格局較為狹長,包括三川殿、過水廊、正殿,後殿則是在最近


依次改建中拆除。主祀關聖帝君,其中比較特別的是馬使爺及虎爺是供奉在


三川殿右側牆上的小神龕中,這是因為廟地狹窄,為了節省空間的巧妙安排。


大門扇上是以凸起的巨大「門釘」取代門神,這是在文武聖廟或奉旨祀典的


廟宇才准許裝設的,如天壇、祀典武廟等。


廟內匾額不少從乾隆年間的「衡文天闕」、嘉慶年間的「行大道」


到光緒年間的「立人極」,其中以優貢生黃本淵所題之對聯


「漢代精忠耿耿日星並煥,臺城肇祀巍巍宮闕重新」最為著名。


神龕前的對聯:「入此廟當要出此廟,莫混帳磕了頭去;拜斯人便要學斯人,


須 仔細捫著心來」,發人深省。正殿內還懸有一口咸豐8年(1858年)


的古鐘,上面刻有銘文。三川殿簷前還有憨番木雕扛著廟角。





歷史特色 >>


開基武廟創建於明永曆年間,位於當時府治的西定坊關帝港口附近。


因規模體制比祀典武廟小,俗稱小關帝廟。因為信奉關帝爺的民眾很踴躍,


每日來廟膜拜參祀、抽籤求神的絡繹不絕,所以將廟前街道稱做抽籤巷,


就連當地的文武官員逢到每目的朔望日也曾蒞廟頂禮拜祀,可見關公信仰


的普遍與份量了。開基武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靈修道法分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